胡晓春:迎客松的“哨兵”
胡晓春说:“我这一生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哨兵进部队当兵,一件是胡晓给迎客松当‘哨兵’。”
1999年,春迎19岁的客松胡晓春参军入伍。2005年12月,哨兵带着连续5年“优秀士兵”的胡晓荣誉,胡晓春光荣退役。春迎没多久,客松亲友传来了黄山风景区招聘护林防火队员的哨兵消息,动员胡晓春回到家乡工作,胡晓他未加思索便果断报名。春迎2006年,客松身材壮硕、哨兵条件优秀的胡晓胡晓春顺利通过招聘考核,成为黄山护林防火专业大队玉屏小队的春迎一名护林员。
迎战暴雪
2008年1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1月2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红色预警。红色预警,这是暴雪灾害的最高等级!中国的广大南方地区,正在遭受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强降温、降雪和严重冰冻天气!
积雪是迎客松的大敌,轻则压断枝丫,重则压折树干!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黄山风景区迅速行动起来!1月28日上午,迎客松倒一枝小幅下垂,冠顶树枝下垂严重。当天下午,迎客松安全保护小组主要领导全部进驻玉屏楼,非常肯定用毛竹撑住下垂松枝的做法,考虑到当晚雨雪可能提前抵达,当即指挥大家连夜为迎客松搭建支架。
迎客松身躯硕大,一二十根毛竹哪里够用?山上没有毛竹怎么办?那就从山下运!100多人的应急队伍迅速组织起来,从综治队员到防火队员再到环卫人员,每个人都感到肩上扛的不仅是沉甸甸的毛竹,还有守护迎客松的希望、保护“国宝”的责任。胡晓春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1月28日晚上7点多,我们接到指令,从慈光阁向山上运毛竹。天已经很黑了,积雪没过膝盖,游步道早就看不到了,一旦踩空滑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害怕,全部打着手电筒,摸黑抢运毛竹。”胡晓春后来回想起来,心脏在胸膛里仍忍不住怦怦地加速跳动。
刚从雪堆里刨出来的毛竹就像一根雪柱,上面结满了冰。“大家一边除雪,一边扛运毛竹,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迎客松靠近。每根毛竹都有八九米长,滑溜溜的。扛在肩上,即使在平路上行走也很困难,更何况走在湿滑的山路上,一不小心跌倒,半天爬不起来。”胡晓春一遍遍地对自己说:谁叫咱是党员?谁叫咱是老兵?危急关头就该冲在前面!
15里的弯曲山道,训练有素的防火队员平时一路小跑上去仅需半个小时,现在爬上去一趟要两三个小时,衣服外面是一层冰,衣服里面是一身汗,真是又饿又冷,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胡晓春怀里抱着毛竹,肩上扛着毛竹,每当爬到山顶,看到积雪压顶的迎客松时,他的心里既紧张不安,又充满希望。
争取时间,就是为迎客松续命!一根、两根、三根……一根根毛竹从山下运到玉屏楼,再送到迎客松脚下。从1月28日到31日,经过四天奋战,120多根毛竹运送到位!与此同时,迎客松脚下,大家一刻不停地冒雪搭建着支撑架。借着探照灯的光,从景区领导到基层职工,全部参加到紧张的施工中。灯光下、雪地里,抬的抬,锯的锯,搭的搭,一层、两层、三层……到1月31日晚上9点多,架子终于搭起来了,足足有近五层楼高!
迎客松的每一根树枝都得到了足够有力的支撑,在冰雪中岿然不动,依然骄傲地张开臂膀。这是胡晓春第一次亲身参与保护迎客松的战斗,看着周围那一张张轻松的笑脸,他那颗惴惴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胸膛里洋溢着激动与自豪。
“海葵”来了
铁打的值班室,流水的守松人。2011年6月,胡晓春成为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护人。
每年夏季,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常常带来暴烈的台风,这个季节,黄山守松人总是绷紧每一根神经。2012年8月1日,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月3日,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海葵”,迅速向我国大陆方向移动……最令人揪心的台风就要到来了!
这是胡晓春担任守松人以来,第一次面对重大挑战!8月8日,“海葵”登陆,中心到达皖南地区。黄山之巅,狂风呼啸,雨倾如注,迎客松开始产生大角度的摆幅。
拉纤是防止迎客松因风力过大,枝条大幅摆动甚至折断的最好方法。狂风暴雨中,胡晓春在迎客松倒一枝需要牵拉的部位用棕毛、麻袋包裹,然后紧紧捆扎,防止牵拉操作时损伤树皮和枝条。一阵疾风吹来,胡晓春身体猛地摇摆,脚下打滑,一个趔趄,险些摔倒。迎客松倒一枝距离地面两三层楼高,一旦跌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胡晓春顾不得害怕,将宽型尼龙吊装带绑到倒一枝上,等到狂风减弱,树枝停摆,急忙将纤绳的另一头缠绕到护栏上。
东南方向2处,西南方向4处,西面1处,三四个小时过去了,胡晓春和其他应急队员一起用7根纤绳稳稳地牵拉着迎客松倒一枝。无论上下还是左右,这根“大手臂”摇摆幅度都在安全范围内。
接近凌晨,胡晓春才回到值班室,换下浸透的衣服、鞋袜。这一天,迎客松处降雨量达到惊人的406.6毫米。
8月9日,黄山之巅风力弱了,雨水小了,天气预报说“海葵”正在逐渐减弱,气焰嚣张的台风在守松人面前彻彻底底地落败了。
8月11日14时50分,黄山旅游气象台发布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台风“海葵”的影响基本结束。这一天,看着《迎客松日记》里写下的一句句“无异常”,胡晓春感到无比畅快。
守望“老爷子”
寂寞的夜晚,胡晓春卧听松涛,常常在想:如果不担任守松人,自己的状态会怎样?花费这么大人力、物力守护一棵松树值得吗?直到有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老年游客改变了胡晓春的想法。
2013年初夏的一个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迎客松上,就像给千年古松披上了一层银纱。胡晓春正在给迎客松做常规监测,不知不觉间一位住宿在玉屏楼宾馆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迎客松前,静静地驻足,欣赏着月色松影。
“你看,迎客松像不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老人突然的问话将胡晓春吓了一跳。经过交谈得知,这位老人来自深圳,年逾古稀的他到访过祖国的很多名山大川。在他看来,迎客松的树形酷似一根拐杖,上擎苍天,下接山脉,顶天立地的英姿支撑起八百里黄山,守护着这里的奇峰秀水、花草林木。
“正是迎客松赋予了黄山灵性。”夜色渐深,老人离开了,他的独到阐释却深深震撼着胡晓春。站在老人驻足的地方,胡晓春细细打量这棵熟悉的参天巨树,一时若有所悟。迎客松多像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一个日夜守望八百里黄山的老者,一个千年守护黄山生灵的守护神!
“我要去守护‘老爷子’啦!”家人和同事忽然发现,胡晓春对迎客松的称呼变了。“老爷子”,多么亲切地呼唤!在胡晓春看来,迎客松不仅是一棵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享誉世界的树木,而且是自己必须用生命守护的“亲人”。
“对我而言,‘无异常’就是最好的褒奖,一切正常超过任何华丽的辞藻。健康生长、延年益寿是我对‘老爷子’最大的期待。”在胡晓春看来,《迎客松日记》每日一记,虽然有点像流水账,却像一棵树与一个人的谈话。如今,已经有84本厚厚的《迎客松日记》出自胡晓春之手,总字数早已超过140万字。(记者 张理想)
(责任编辑:娱乐)
-
时间:2013-06-08 13:59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点击:次豆豆生日啦!桌上摆着圆圆的、甜甜的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几支彩色小蜡烛。妈妈摆好了蛋糕,有事出去了,要等一会儿才能回来。几个小客 ...[详细]
-
简介: 白鲜皮时应什么地区种植用块茎繁殖。栽种期9月中、下旬-11月上旬, ...[详细]
-
简介: 白鲜皮时应什么地区种植用块茎繁殖。栽种期9月中、下旬-11月上旬, ...[详细]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出台系列工作方案,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人 ...[详细]
-
日期:2020/6/9 9:39:0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0我来评论导读:我很喜欢你,想要和你一直在一起。这是你一开始对我说的话,但是你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一个人潇洒的离开了,留我在原地。 ...[详细]
-
今年春天,奶奶家阳台上的花盆里不知怎么的,冒出了两株苦瓜树,我可从来没见过苦瓜树,忽然,一个想法在我脑海中隐隐出现了。为了观察苦瓜树,我每天中午一放了学就去奶奶家认真打量它。苦瓜树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 ...[详细]
-
近日,合肥市正式发布市域志愿服务总品牌——“志同道合”,并发布“窗帘之约”等14个第一批市级志愿服务示范品牌。据介绍,合肥市坚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打造“1+13 ...[详细]
-
近日,省委社会工作部发布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将围绕“邻里守望”、暖“新”关爱、文明实践、生态环保、平安建 ...[详细]
-
网红张全蛋回应热搜争议:没有吃不起饭 除了人凉了一切都很美好
12月16日消息,日前,#初代网红张全蛋现在怎么样了#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事情起因是张全蛋在近日采访中的言论引发争议,他表示自己“过气了”,快吃不上饭,随后张全蛋发文回应,称营销号瞎带节奏。15日深夜 ...[详细]
-
简介: 杭检的二等野山人参多少一克人参和山参哪个贵人参主要就是用来补气的, ...[详细]